中医舌象仪全面介绍舌象仪知识
更新时间:2018-04-16 点击次数:39796次舌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特色之一。舌诊不但可以定性揭示病变部位和程度,同时可以提示该病变同内脏功能和整体盛衰的影响以及现代科学仪器,如B超、CT、核磁共振等不能发现的病变,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传统的舌诊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目视观察进行判断分析,其诊断结果既受医生知识水平、诊断技能的限制,又受当时光线、温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舌象仪正是遵循中医舌诊原理,采用先进的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研发,对舌象特征信息提取与处理,对舌象分析,实现客观量化的中医诊疗设备仪器。目前多应用于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数据采集与记录,通过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建立社区居民中医健康档案;教学科研进行数据分析或进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一个老头,三个指头”,传统中医总是给人这样的印象。因为老中医只要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就可以脉诊,再加上问、望和闻,就能全面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再开出中药处方。现代科技似乎与老中医并无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医界的一部分人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他们希望将中医“四诊”的信息采集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医药信息化系统,并成功研发出舌象仪、脉象仪。在开展脉诊研究的同时,人们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舌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通常是用搭脉和看舌头的方法作出诊断。传统有经验的中医从病人舌头的颜色、形状及表面特征就可了解病人患病的状况。虽然东方医生用搭脉与看舌苔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已有许多世纪,但要进一步用科学方法去实践,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西方医生、计算机科学家希望用计算机显示病人舌头颜色的图像分析东方古代医术的传统。研究工作者们将“舌苔图像”变成计算机能控制的数字图来进行诊断。
目前,随着对社区进行“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推广,对于中医各个诊断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在国内开展的舌诊研究方法有:荧光分色测定舌色、彩色电视原理研究舌色、舌印法研究舌上乳头、舌活体显微镜检查、病理切片及刮舌涂片检查、电镜观察、舌诊的血液流变学研究、舌血流测量、舌下望诊等。国外舌诊研究尚有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舌上皮代谢、同位素标记测定舌上皮更新率、X线技术显示舌乳微血管、微量元素方法研究舌苔、氨基酸测定仪分析舌上皮细胞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等。
目前临床对舌脱落细胞酯酶染色、唾液蛋白含量测定、舌蕈状计数、舌尖微循环和舌面PH值等的研究为中医舌诊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1990年,上海研制成功的中医诊疗设备中,智能中医舌诊辨色仪就能检测人舌组织色度变化,采用光电积分法,经数字量化处理,获得人舌三个基本色彩参数。此外,尚有色诊仪、闻诊仪等。目前,四诊客观化研究尚多在试验阶段,其成果尚未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舌象仪的工作原理是由计算机控制相机进行拍摄,*实现舌象采集的自动化。采用数字化舌图象采集平台与标准化方法还原,使舌象真实再现。对于舌图象包括静态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全面满足舌象诊断需要。仪器采用高频荧光恒定光源系统技术,采集环境稳定,满足舌象的色彩还原性、示真性和可重复性的要求。
其具有的舌象分析功能,对舌象特征信息提取与处理,实现客观量化。并运用照明委员会(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先进技术,对舌体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进行特征提取,将这些特征值与特征数据库中的阈值进行比对,给出舌象分析结果。
可见舌象仪成为了“望”的高手,通过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对患者舌质、舌苔进行拍照,再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即可知道患者是哪种舌象,医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机器诊断结果开药方,准确率将超过95%以上,避免了误诊。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用途。
1.对采集的舌象进行客观量化的数据分析,包括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舌质的面积、舌苔的面积、齿痕的数量、齿痕的面积、瘀斑的数量、瘀斑的面积、舌裂纹的数量、舌裂纹的长度、点刺的数量、点刺的面积等。2.提供舌质颜色RGB值,舌苔颜色RGB值,舌苔面积等有关数据。3.可以将病人病历和舌象诊断报告由报表生成系统自动生成,打印得到图片清晰的舌象诊断报。
中医依靠仪器进行辅助诊断,可实现诊断的量化和规范化,有望建立中医施治的标准。靠这些设备的帮助还可以实现远程诊疗,还可把脉象变化波状图贴到病历卡上,以备日后查看。现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全社会对“治未病”的认知度、认同度及欢迎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明显扩大。与此同时,民众对“治未病”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各类机构“治未病”服务量明显增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数量明显增多,中医预防保健产品不断涌现,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