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PROUCTS CATALOG
针灸铜人的来历
更新时间:2018-04-18 点击次数:991次 针灸铜人的来历
每个和医学有关的朋友都会接触或听闻过“他”,那么“他”从何而来呢?
针灸铜人之父——王惟一
宋朝的医学教育分三科:方脉科、针科、疡科。学生需要学三年以上,经过考试及格,才能在朝廷当医官。
zui初讲针灸理论的教具是《明堂图》,一般画有正反两面两个人体,人体上标了许多表示针灸穴位的圈圈点点。
后来王惟一发明的针灸铜人是一项划时代的创新。“针灸铜人”,简称“铜人”,指刻有穴名的人体铜像,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自从北宋王惟一创造性地用青铜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以后,针灸铜人在中国古代针灸教育和临床取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惟一曾是宋仁宗时(1023-1063)的翰林医官、朝散大夫、尚药奉御,天圣初年(1023)奉敕主持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于1026年完成该书。后又于1027年设计并主持铸造铜人针灸孔穴模型两具,与书配合。王惟一不但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将腧穴理论进行考证并规范,还在书中绘制了十二经穴图十二幅及经脉三人图各一幅,以便更直观地观察人体周身的腧穴分布及经脉归属等。宋代周密撰《齐东野语》记载:“以精铜为之,脏腑无一不具,其外腧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可见,当时所铸的铜人是十分精致的。铜人铸成后,一具置于太医院,一具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
在宋代的针灸教育中,针灸铜人既是老师讲授“人体腧穴”课的直观教具,又是学生考试“腧穴定位”的标准答案。
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 : 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下一篇 : 中医体质辨识仪平和体质健康派